11月23日,就像食物界永无休止的“甜咸之争”,在手机打字界,也有一个十分“挑事儿”的问题:9键更好用还是26键更好用?
9键阵营认为,9键的布局让每个按键都比较大,字母比较集中,按起来很快,即使是单手操作也很方便。
9键。图片来源:作者截图
而26键阵营认为,手机上的26键布局跟电脑键盘布局相似,用起来更习惯,而且26个字母分开,打起字来更加精准,不容易出错。
26键。图片来源:作者截图
两个阵营互不相让,网络上甚至还出现了“老年人才用9键,年轻人都用26键”的说法。真的是这样吗?其实,9键和26键都不是最高效的输入法,它们只是我们对输入工具的妥协。今天,就来详细说一说手机键盘~
手机键盘的9键和26键 分别是怎么来的?
网上之所以会有“老年人使用9键,年轻人使用26键”的说法,可能跟手机键盘的进化历史有关。
其实早在手机出现之前,旋转拨号的电话机上就已经出现了数字和字母对应的设计,但当时的字母和数字排布跟今天我们熟悉的还有一定区别,比如字母O和Q被放在数字0上,没有字母Z等等。
旋转拨号电话机。图片来源:wikimedia
在手机出现之后,最早的数字和字母对应依然沿用了这套规则,比如下面图片中是国际电信联盟1988年发布的E.161标准。字母O、Q依然在按键0上,而且没有字母Z。
国际电信联盟1988年版E.161标准。图片来源:国际电信联盟标准
我们所熟悉的手机9键布局,是国际电信联盟在1993年更新后的E.161标准中首次被确立下来的,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很多70、80、90后最初接触到的可能都是这样的手机键盘。
我们熟悉的9键布局。图片来源:wikimedia
早期9键的输入规则比较复杂,比如按两下“2”表示“b”,按四下“7”表示“s”,但只要用得多,也能熟练掌握,而且很多人甚至练就了“单手盲打”的技能。
熟悉了这样的布局之后,切换到现在的9键上自然也就很顺利了。这很可能是70、80、90后更习惯9键输入法的原因。相比之下,手机上26键键盘出现得就比9键键盘要晚很多了。在1996年,Nokia 9000 Communicator发布,这款手机搭载了26键全键盘,方便人们用手机来回复短信和电子邮件。
后来人们更熟悉的黑莓全键盘手机也在1999年上市。但早期,黑莓手机的全键盘设计引来了不少人吐槽,觉得它又拥挤又不美观。
在2007年,第一代iphone发布。最早的iphone所采用的是虚拟键盘,默认键盘布局也是26键。
在2007年以后,手机屏幕也逐渐变大,从3英寸、3.5英寸,到今天的6英寸、7英寸,26键布局也不再显得那么“拥挤局促”,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2007-2014年间手机屏幕平均尺寸变化。图片来源:Alex Barredo, @somospostpc
在00后接触到手机的时候,26键已经非常普遍了。再加上26键的布局和电脑键盘的布局非常相似,人们可以在电脑、手机间“无缝切换”。
这些原因,可能导致了网上“老年人用9键,年轻人用26键”的说法。当然了,这里的老年人和年轻人只是相对年龄。而且这个说法也不绝对,毕竟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9键和26键谁更好用?
虽然很少有权威文献研究两种手机键盘的打字速度,但依然有人进行过测试比较。
比如,2012年一项研究就对比了两种手机键盘的打字速度。结果发现,在输入的内容同时包括中文、英文、数字的情况下,26键(即全键盘)的总输入时间比9键要快。但如果单纯输入中文,9键的完成时间比全键盘稍快。
这项研究中还发现,从出错率上来看,26键在输入中文内容时候出错率更高,文章推测这可能跟手机屏幕大小限制有关。
2012年发布的黑莓手机。图片来源:wikimedia
考虑到这项研究是2012年进行的,当时手机屏幕相对比较小,26个按键排布确实会略显拥挤。
在2017年,有网友也找了8位本科生进行了9键和26键的输入比较。虽然样本比较小,但可以做一个参考。这次实验发现,26键出错次数比9键要低,输入速度也比9键快。
不过,在输入中文和中英文混合的内容时,两种键盘的输入速度差异其实非常小。可以认为,从日常打字的速度上来看,9键和26键的差别并没有很大,也不存在绝对的谁比谁好一说。
26键和9键都不是最快的
虽然9键和26键谁更好用这件事让人们“争破了天”。但实际上,9键和26键都不是效率最高的键盘布局。首先说一说9键,9键不是输入效率最高的键盘还是很好理解的。毕竟9键键盘布局就不是为了打字而设计的,它只是沿用了拨号时代的键盘布局。
尽管有些人能用9键打字快到飞起,但这只是人们适应了9键布局而已。我们熟悉的26键,其实也不是打字效率最高的键盘布局。常见的26键键盘有个名字,叫做QWERTY键盘(因为键盘最开头几个英文字母为QWERTY)。
常见的QWERTY键盘。图片来源:wikimedia
虽然QWERTY键盘已经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键盘,但这并不是因为它的布局最适合快速打字。
有一种说法认为,QWERTY键盘的布局是为了降低打字速度,因为在19世纪中期打字机的机械结构承受不了太快的打字速度,打字太快容易造成卡键问题。
但京都大学的研究员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QWERTY键盘设计跟卡不卡键没有任何关系,QWERTY键盘是基于早期莫尔斯电码发报机键盘设计的,早期的发报机键盘排布本身就经常变化,QWERTY键盘只是其中一种排布而已。
其实,QWERTY键盘的流行是跟当时机械设计、对英文字母频率的研究,以及手指长度方面的优化而设计出来的“最优”方案。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发明家肖尔斯申请了QWERTY键盘的专利(当时的QWERTY布局和今天的略微有些差异,但整体已经很相似了)。
这样一个键盘,也受到了当时美国的武器制造巨头雷明顿公司的青睐。当时美国南北战争刚结束不久,美国的武器制造巨头雷明顿公司开始寻找新的业务出路,生产打字机就是其中之一。
肖尔斯设计的有QWERTY键盘布局的打字机。图片来源:wikimedia
雷明顿公司很快与肖尔斯签订了合同,开始生产带有QWERTY键盘布局的打字机。其实当时QWERTY键盘只是众多键盘布局中的一种。但在1983年,包括雷明顿公司在内的五家规模最大的打字机制造商共同成立了联合打字机公司,并决定采用QWERTY键盘作为标准键盘,这样一来QWERTY键盘几乎垄断了键盘市场。
再加上,雷明顿公司不仅仅生产键盘,还提供低价的培训课程,培训打字员。这让打字员跟打字机捆绑在了一起,如果换一种键盘,打字员的打字速度将大打折扣。这种策略和今天很多公司打造的产品生态逻辑很相似。
其实在把QWERTY键盘专利卖给雷明顿公司之后,肖尔斯后续还发明了几种键盘,有一些是专门优化了打字效率的键盘布局,但人们的习惯已经养成。而且打字员接受的几乎都是QWERTY键盘的培训,其他键盘很难有崛起的机会。
肖尔斯在QWERTY键盘之后又发明的新键盘布局(图片来源:U.S. Patent No. 568630A)
在此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各种各样的键盘布局也层出不穷,比较出名的有Dvorak、Colemak键盘,而且它们专门针对打字效率进行了优化,但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没有使用过甚至没有听说过它们。毕竟换一种键盘重新练习打字的学习、适应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Colemak键盘布局。图片来源:wikimedia
总之,从26键键盘的发展以及后续人们对键盘的迭代更新能看出来,QWERTY键盘并不是今天最有效率的键盘,尽管今天我们能用9键或者26键流畅顺利地打字,但它们还不够“以人为核心”,其实是人对于工具的妥协。
人适应机器
好在,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又有办法让工具去“适应人”。虽然9键和26键并不是最高效的键盘布局,但现在的输入法也能让打字越来越“顺心”。自动纠错比如,为了解决常见的“手指粗”误按问题,很多输入法都有自动纠错功能,对常见的按错键进行自动纠正。
还有一些输入法,会考虑到平翘舌不分的问题,对常见的平翘舌词组也能进行自动纠正,这大大提高了人们打字的效率。调整字词排序绝大部分输入法都会根据我们的输入习惯,把我们常用的字词放在最前面。
这也能提高我们的打字效率。特别是当你经常使用某些生僻的行业术语的时候,输入法会记住这些术语,让不用再去一页页地寻找。语音转文字除了使用键盘输入,现在很多输入法都支持语音转文字输入。
每分钟100个汉字的打字速度对普通人来说已经很快了,但普通人说话时候,能轻轻松松达到每分钟240~300个汉字。虽然早期的语音转文字有准确率低、无法识别方言等问题,但随着AI技术的发展,语音识别的准确度越来越高,这无疑给了人们更多的输入法选择。
总的来说,9键和26键之争的背后,其实是不同时代的人对技术工具的适应。而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局面将会改善,新的技术和工具将更加“以人为本”,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灿群;魏秀洁;葛列众. 手机键盘文本输入法研究综述[J]. , 2012, 30(1): 76-79.[2]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arts-culture/fact-of-fiction-the-legend-of-the-qwerty-keyboard-49863249/
[3] https://www.cnblogs.com/ljq66/p/7777649.html
[4] 国际电信联盟标准:https://www.itu.int/rec/T-REC-E.161-199303-S/en
[5] Yasuoka K, Yasuoka M. On the Prehistory of QWERTY[J]. Zinbun, 2011, 42: 161-174.
[6] Watson I. The universal machine: From the dawn of computing to digital consciousness[M]. Copernicus books, 2012. p45